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3月份,鋼材價格弱勢震蕩,總體小幅下行。原燃料價格弱勢運行,全國兩會給市場帶來短期情緒提振,粗鋼產量調控預期不斷強化,美國挑起的關稅戰使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強。受上述因素影響,4月份以來,鋼材價格震蕩偏弱運行。
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環比繼續下降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3月份,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平均值為94.67點,環比下降1.34點、降幅為1.40%,同比下降13.58點、降幅為12.55%。其中,CSPI長材指數平均值為96.19點,環比下降2.28點、降幅為2.32%,同比下降13.58點、降幅為12.38%;板材指數平均值為93.13點,環比下降1.18點、降幅為1.25%;同比下降14.18點、降幅為13.21%。
截至3月末,CSPI為94.86點,環比下降0.93點、降幅為0.97%,比上年末下降2.61點、降幅為2.68 %,同比下降10.41點、降幅為9.89 %。
1月—3月份,CSPI平均值為95.59點,同比下降15.13點、降幅為13.66%。
長材、板材價格繼續下降,長材降幅高于板材。
截至3月末,CSPI長材指數為96.32點,環比下降1.72點、降幅為1.75 %,CSPI板材指數為93.41點,環比下降0.82點、降幅為0.87%。截至3月末,CSPI長材、板材指數分別同比下降9.72點、11.10點,降幅分別為9.17%、10.62 %。
1月—3月份,CSPI長材指數平均值為97.81點,同比下降15.26點、降幅為13.50%,板材指數平均值為93.88點,同比下降15.83點、降幅為14.43%。
主要鋼材品種價格均下降。
3月份,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中,主要鋼材品種平均價格均下降。其中,高線和螺紋鋼降幅較大,平均價格均下降93元/噸,降幅均超2%;鍍鋅板降幅較小,下降45元/噸,降幅為1.03%。
近期鋼材價格指數繼續低位運行。
1月初,鋼材需求加速下滑,鋼材市場處于供強需弱的格局,價格震蕩下行。1月下旬,隨著市場情緒好轉,鋼材價格止跌回穩。春節假期后,國內鋼材市場在外部沖擊不斷加大、下游需求恢復緩慢、產量釋放大于需求中小幅震蕩下行。3月份,鋼材市場在全國兩會傳遞積極信號、鋼鐵行業供需格局環比沒有根本改善、原燃料價格弱勢運行的背景下繼續低迷震蕩運行,價格中樞繼續下移。進入4月份,在美國對我國貿易戰不斷升級、原燃料價格支撐作用減弱、國內宏觀預期向好等多個因素的影響下,鋼材價格震蕩偏弱運行。
各地區鋼材價格指數環比均下降。
分地區來看,3月份,CSPI全國六大地區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全面下降。其中,降幅較大的為西南地區,降幅為1.91%;降幅較小的為東北地區,降幅為0.42%。環比來看,3月份,除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由升轉降外,其余地區均繼續下降。
3月份,西部(陜晉川甘論壇)螺紋鋼價格指數平均值為3278元/噸,環比下降119元/噸,降幅為3.50%。
國內市場鋼材價格變化因素分析
制造業投資增速和基建投資增速上升,房地產投資同比降幅擴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為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比1月—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8%,增速比1月—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增速比1月—2月份回升0.1個百分點。
1月—3月份,隨著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繼續發力顯效,我國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態勢向新向好。3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在榮枯線上繼續小幅回升,為50.5%,比2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52.6%)和新訂單指數(51.8%)分別環比上升0.1個和0.7個百分點,春節假期后復工復產加速帶動生產恢復。1月—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速比1月—2月份上升0.6個百分點。
從汽車制造業來看,第1季度,得益于一系列提振汽車消費政策措施的延續和加速落地,市場提質向好,企業產品密集煥新,消費者信心增強,汽車產銷呈現兩位數增幅。第1季度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56.1萬輛和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1.2%。
從房地產業來看,第1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下降9.9%,降幅比1月—2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4.4%,降幅比1月—2月份縮小5.2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0%,降幅比1月—2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3月份,國房景氣指數為93.96,較2月份回升0.16個百分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寫入總體要求,房地產市場有望在今年回穩。
從總體情況看,1月—3月份,房地產業各項指標繼續下降,但多數指標降幅在收窄,國房景氣指數明顯回升,制造業增速和基建增速上升。
前3個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表觀消費量繼續同比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1月—3月份,全國生產粗鋼25933萬噸,同比回升0.6%;生產生鐵21628萬噸,同比回升0.8%;生產鋼材35874萬噸,同比增長6.1%。3月份,粗鋼日產299.5萬噸,日均環比增長6.3%;生鐵日產242.9萬噸,日均環比增長1.8%;鋼材日產433.6萬噸,日均環比增長14.2%。
從進出口來看,1月—3月份,鋼材出口同比量升價跌,進口同比量減價升。第1季度,我國累計出口鋼材2742.9萬噸,同比增加162.9萬噸、增長6.3%,均價為705.7美元/噸,同比下降82.7美元/噸、下降10.5%;累計進口鋼材155.0萬噸,同比減少19.8萬噸、下降11.3%,均價為1658.1美元/噸,同比增長15.8美元/噸、增長1.0%。
由此計算,1月—3月份,全國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23030萬噸,同比下降1.2%。前3個月粗鋼產量增長,而表觀消費量下降,供強需弱的特征明顯。
原燃料價格弱勢運行。
3月份,從原燃料來看,與2月份相比,主要原燃料各品種平均價格均以下降為主。煉焦煤價格降幅較大,為8.20%,進口礦降幅較小,為0.91%。
國際市場鋼材價格明顯上升
3月份,CRU國際鋼材價格指數為198.2點,環比上升13.3點、升幅為7.2%,同比下降12.0點、降幅為5.7%。
1月—3月份,CRU國際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87.1點,同比下降33.1點、降幅為15.0%。其中,CRU長材指數平均為196.1點,同比下降21.8點、降幅為10.0%;CRU板材指數平均為182.7點,同比下降38.7點、降幅為17.5%。
長材價格轉升為降,板材價格升幅明顯擴大。
3月份,CRU長材指數為196.5點,環比下降0.4點、降幅為0.2 %;CRU板材指數為199.0點,環比上升20.0點、升幅為11.2%。CRU長材指數同比下降20.9點、降幅為9.6%;CRU板材指數同比下降7.6點、降幅為3.7%。
北美、歐洲和亞洲鋼材價格指數繼續上升,北美升幅較大。
北美市場
3月份,CRU北美鋼材價格指數為252.0點,環比上升39.6點、升幅為18.6%。在美國制造業PMI為49%,環比下降1.3個百分點。3月份,在美國中西部鋼廠鋼材品種中,除型鋼價格保持平穩外,其余品種價格均上升。其中,中厚板、熱軋帶卷、冷軋帶卷、熱浸鍍鋅板明顯上升,升幅均超過15%,貿易壁壘不斷加高,使得美國中厚板、卷板價格大幅上漲。
歐洲市場
3月份,CRU歐洲鋼材價格指數為220.2點,環比上升8.1點、升幅為3.8%。3月份,歐元區制造業PMI終值為48.6%,仍低于50%的榮枯線,表明歐元區的制造業行業仍處于萎縮區間,反映出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德國、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制造業PMI分別為48.3%、46.6%、48.5%和49.5%。其中,德國和法國制造業PMI繼續上升,西班牙繼續下降,意大利由升轉降。3月份,德國市場除小型材和型鋼由降轉升外,其余鋼材品種價格繼續上升。其中,中厚板、熱軋帶卷、冷軋帶卷、熱浸鍍鋅板漲幅均超7%,上升幅度較大。
亞洲市場
3月份,CRU亞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54.4點,比2月份上升0.7點、升幅為0.5%。日本制造業PMI為48.4%,環比下降0.6個百分點;韓國制造業PMI為49.1%,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印度制造業PMI為58.1%,環比上升1個百分點;中國制造業PMI為50.5%,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3月份,在印度市場中,線材、鋼筋的價格平穩運行,中厚板穩中有降,其余品種價格均上升。其中,冷軋帶卷、熱浸鍍鋅板由降轉升。
后期鋼材價格走勢分析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當前國際形勢日趨復雜。隨著美國特朗普政府不斷采取愈加激進的關稅政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愈發明顯。與此同時,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的不確定性也進一步增加,2025年全球經濟復蘇面臨一定挑戰。
從國內來看,今年前2個月,投資、消費等國內需求增長好于預期,制造業和服務業PMI持續回升。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從取向看,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連續實施了14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從力度看,赤字率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4%左右,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另外,超長期特別國債達到1.3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也達到4.4萬億元,均達到歷史新高。合計今年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達到11.8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9萬億元,體現中央加杠桿穩增長的決心,貨幣政策將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從組合看,進一步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一致性評估,加強各個部門間的協同配合。這樣的宏觀政策組合向全社會傳遞清晰有力的宏觀政策信號,為實現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9日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時強調,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經濟工作尤為重要,各項工作都要持續加力、更加給力。要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靠前發力推動既定政策盡快落地見效,根據形勢需要及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在原燃料供給寬松的背景下,鋼材價格主要受市場供需兩端影響。春節假期后至今,需求啟動較為緩慢,供給仍然是決定后期鋼材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3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其中提到2025年主要任務有:持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推動鋼鐵產業減量重組。從中長期來看,粗鋼產量調控對鋼材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從產量來看,4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粗鋼日產環比上升。4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197萬噸,平均日產219.7萬噸,日產環比上升3.4%。
從企業庫存來看,4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有所上升。4月上旬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604萬噸,旬環比增加81萬噸,上升5.3%;比3月同旬減少20萬噸,下降1.2%;比去年同旬減少221萬噸,下降12.1%。
從社會庫存來看,3月份以來社會庫存持續下降。4月上旬,21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為983萬噸,環比減少53萬噸,下降5.1%,庫存持續下降;比今年初增加324萬噸,上升49.2%;比上年同期減少325萬噸,下降24.8%。
后期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2025年鋼材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一方面,2024年針對中國鋼鐵出口產品有多達33起貿易原審案件,2025年將集中進入仲裁期,我國鋼材直接出口壓力倍增,2025年已有8起貿易原審案件;另一方面,美國特朗普政府不斷加碼的關稅政策也給全球鋼材出口帶來較大壓力。
自2月1日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鋼鐵產品加征關稅,包括韓國、越南、印度等多個我國鋼鐵產品主要出口國家。綜合來看,2025年全球鋼鐵貿易環境將更加復雜,全球市場競爭加劇,中國鋼鐵產品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都面臨較大壓力和挑戰,鋼鐵企業應密切關注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對出口的影響,及時調整出口策略,尋找新的市場機會,拓展新興市場以分散風險。
價格治理將是今年行業整治“內卷式”惡性競爭的重點工作。4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2015年10月份兩辦發布《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之后,又一份對價格治理機制進行全面改革的頂層設計綱領,核心目的是整治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兑庖姟分赋?,規范市場價格行為,綜合運用公告、指南、提醒告誡、行政指導、成本調查等方式,推動經營主體依法經營,防止經營者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開展惡性競爭;推進高效協同共治,行業協會建立價格監督員制度,加強成本監審和調查,探索建立重要行業標桿成本等制度,以及成本報告制度。
鋼鐵行業當前處于需求下行期,行業面臨的核心問題就是鋼材市場長期低迷導致企業效益低下。因此,貫徹落實兩辦的《意見》將成為今年鋼鐵行業穩效益的重要抓手。


《中國冶金報》(2025年04月30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