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青
經過幾輪周期性波動,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愈發堅韌。2025年初,鋼鐵行業利潤有所回暖。據相關機構調研,今年1月—5月中旬,全國247家鋼鐵企業盈利面均值達到53.1%,同比上升20個百分點。
過去3年,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以調整產品結構為主導、產品價格促進、出口空間打開的過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以鋼鐵行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受到一定沖擊,尤其表現為建筑鋼材需求明顯下降。進入2025年,雖然國際貿易局勢仍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但我國鋼材直接、間接出口韌性十足。針對當前市場基本面,有這樣幾個情況亟待進一步明確。
一是動態供需關系仍將保持一定合理性。今年前4個月,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微增0.4%,其中4月份粗鋼產量同比持平。隨著市場進入需求淡季,再加上鐵水產量已連續3周下降,即使后期國內需求及國際貿易形勢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預計供給端也不會大幅增長。
二是國內需求轉型已呈現回升曲線。今年前4個月,雖然房地產新開工率同比下降23.8%,但基數每年都在降低,影響也將越來越小。同時,汽車、船舶、裝備制造等制造業增長較快,基數加大,鋼材需求的替代性越發明顯。
三是低價格不代表低利潤。上游行業在保全自己的同時,更好地給下游制造業讓利,同時增強產品出口競爭力,這是良性趨勢。此外,市場參與者要重點關注國際貿易爭端短期升級風險,同時鋼鐵企業要加強自律控產,靜待控產政策落地。
《中國冶金報》(2025年05月27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