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林海
“4月份以來,國內鋼材價格震蕩下跌,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冷軋卷板價格均下跌,中厚板價格小幅上漲。原燃料方面,鐵礦石、廢鋼價格下跌。短期內,國內鋼材市場走勢將進一步分化,供需兩端基本平衡?!比涨?,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在一場業內活動中表示,“可以確定的是,受美國高關稅政策影響較小的鋼材品種價格近期有望適度反彈?!?/div>
汪建華分析道,4月份,國內鋼材市場走勢整體以跌為主,4月中上旬雖有反彈,但只是曇花一現。他認為,鋼材價格要真正實現反彈,必須從政策面及其影響來分析。
一方面,鋼鐵行業控產政策出臺后將階段性利好鋼材價格。3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提出今年將“持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在汪建華看來,鋼鐵行業控產政策應盡早出臺并實施,有利于給鋼鐵企業留足操作空間,也有利于市場穩定運行,還有利于鋼鐵企業在美國高關稅政策壓力下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
“今年,鋼鐵行業控產政策將具有定海神針的作用。我們難以改變需求,只能結合需求調節供給?!蓖艚ㄈA預計,從總量來看,今年我國鋼材直接和間接出口規?;蚩s減3000萬噸~4000萬噸,國內需求或縮減500萬噸~1000萬噸,預計今年控產總量在5000萬噸左右。
據統計,今年第1季度,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270余萬噸。上海鋼聯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鐵水日均產量同比增長15萬噸。據此估算,4月份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將增長450萬噸左右,今年前4個月同比將增長650萬噸左右?!鞍凑战衲昕禺a5000萬噸來測算,接下來的5月—12月份粗鋼產量同比將下降5650萬噸左右,月均減產700余萬噸,減產壓力較大?!蓖艚ㄈA坦言,當前我國多數鋼鐵企業尚未出臺明確的控產計劃,這也加大了后期控產的難度。
“從需求端來看,一般大型企業在4月份就開始接5月份的訂單了。據了解,目前,一些領域的需求出現回落,但整體沒有大幅回落,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高關稅政策對部分國家有90天的豁免期,激發了一部分搶出口需求加速釋放?!蓖艚ㄈA表示,短期內需求情況如何仍有待觀察,預計5月份需求規??s減300萬噸。
另一方面,對沖外部壓力的一系列宏觀政策將利好鋼材價格。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提“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汪建華表示,“斗爭”兩個字意味著市場各方要為“斗爭”做好準備。會議強調,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兜牢基層“三?!保ū;久裆?、保工資、保運轉)底線;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強化政策取向一致性。會議還提出,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臺、早見效,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本面。
汪建華認為,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透露出的信號來看,預計宏觀利好政策加速出臺,有望適度修復市場悲觀情緒,為鋼材價格上漲提供一定支撐。
“實際上,當前國內鋼材價格估值較低的主要原因,一個是美國高關稅政策帶來的悲觀預期短期內揮之不去,再一個是有些鋼鐵企業一有利潤就擴大生產,打破了市場供需平衡?!蓖艚ㄈA分析認為,短期內,國內鋼材市場面對可能接踵而來的緩解外部壓力的產業政策和宏觀政策,市場悲觀情緒將迎來適度修復,鋼材價格有望階段性震蕩反彈,品種走勢或進一步分化。從原燃料來看,原燃料供大于求的格局難以改變。尤其是當前鐵礦石價格估值較高,后期仍有繼續下跌的空間。
汪建華建議,鋼鐵企業要加強自律,堅定踐行“三定三不要”(以銷定產,不要把產品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虧損;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賬款)經營原則,積極控產,同時針對不同品種調整生產結構。鋼貿商要積極參與基本面好的品種交易。終端用戶要靈活采購,堅持現貨、期貨相結合的操作策略。
《中國冶金報》(2025年05月15日 04版四版)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宋玉錚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