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個有限空間安全標識牌,一周內必須掛好!”9月初,接到緊急通知的河鋼集團張宣科技球團產線作業長李研民立刻召集班組長大會。統計顯示,五個班組共需140個標識牌,新材料采購不僅成本高,工期也趕不及?!霸蹅冏约簞邮?!”支部書記李曉亮接過話頭,“用庫房里的廢舊PVC宣傳牌做基材,我刻模具、大家噴漆,保準又快又??!”這個“變廢為寶”的提議讓會議室瞬間熱鬧起來,組長趙潤明拍著大腿笑:“這主意絕了!既解決成本,又把廢品變成‘安全盾牌’!”一場“降本增效+安全生產”的攻堅戰就此打響。
散會后,李曉亮直奔庫房翻出廢舊PVC宣傳牌——這些淘汰的牌子硬度夠、防水耐曬,裁剪成30cm×40cm的標準尺寸正好當牌基。他又找來硬紙板,攤開在桌上勾勒圖案:“先用紙板刻模具,再買紅、白、黑三色噴漆,噴字時按模具鏤空處操作,既省材料又能保證清晰耐用?!闭f著,他拿出珍藏的美工刻刀套裝,七八個刀片都是用了多年的“老伙計”。
畫樣、定位、下刀,李曉亮屏住呼吸,指尖的刻刀在紙板上游走?!啊邢蘅臻g’四個字的橫撇捺得連住,不然噴漆會漏色;警示圖標線條要流暢,工人老遠才能看清?!彼麜r而皺眉端詳紙板,時而用鉛筆修改細節,連同事喊吃飯都擺擺手:“等會兒,這個‘注’字的點快刻好了!”直到暮色漫進窗戶,他才直起身,舉起刻好的模具——白色底板、紅色“有限空間”字樣、黑色警示圖標,輪廓分明,連圖標里的小人輪廓都清晰可見?!俺闪?!”他揉著發酸的手腕,眼里閃著光。
“老馬,模具好了!”李曉亮把模具遞給馬宏彬,反復叮囑步驟,“先噴白色底漆,干透后用模具噴紅色字,再換模具噴黑色圖標,上下部分必須用紙遮擋,千萬別混色!”馬宏彬立刻召集5名職工扎進庫房:小王負責裁剪遮擋紙,老張管底漆,他自己戴手套舉噴槍。白色底漆均勻覆蓋PVC板,紅色字樣在模具鏤空處“躍然板上”,黑色圖標則像印章般精準落下?!斑@活兒考驗耐心,噴快了流漆,噴慢了起皺,一天最多做40個?!瘪R宏彬擦著汗說。
三天后,當最后一塊標識牌噴完晾干,馬宏彬拿著成品走到李研民桌前,沾著彩漆的手輕輕放下:“主任,140個,一個不少!”牌面上,紅白黑三色分明,字跡剛勁有力,圖標清晰醒目,完全不輸成品標牌。
“這哪是普通標識牌?是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李研民拿起一塊標牌對著光端詳,“用廢舊材料省下近3000元,還提前兩天完成任務——你們用刻刀的‘毫米級’精度、噴漆的‘分毫不差’,詮釋了什么是‘愛企如家’的擔當,什么是‘創新創效’的匠心!”
如今,這些帶著“手工溫度”的標識牌已懸掛在各設備人孔門上,紅底白字的警示在陽光下格外醒目,不僅筑牢了安全防線,更成了職工們“守初心,勇擔當”的生動注腳。(董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