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重慶鋼鐵公司制造管理部產品工程師張俊榮膺長壽區“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他十二載深耕制造領域、矢志創新的高度肯定,也映射著他在探索產品質量管理、工藝技術創新道路上的堅實足跡。
作為部門核心技術骨干,張俊肩負著產品質量管理重任。他深度參與了《合金模具鋼CG1.2311產品開發及應用》《具有良好沖擊韌性橋梁結構鋼Q370qD產品開發及應用》等多項長壽區及公司重點科研項目。憑借開拓精神與務實行動,張俊先后獲評公司年度優秀員工、寶武銅牛獎等榮譽。
產品開發:攻克難關,引領升級
“產品是有生命的,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塊鋼板?!边@是張俊常掛在嘴邊的話。從Q420ND風電鋼到耐候鋼,再到無取向硅鋼,每一塊鋼板的背后,都凝結著他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的無數個日夜,見證著他們突破技術瓶頸的不斷求索。
風電鋼產品對質量要求極為嚴苛,尤其是達到“T1級”超聲波無損檢測標準,一直是行業難題。面對探傷合格率挑戰,張俊牽頭深入現場排查工藝,對不合格樣品進行金相分析,最終鎖定夾雜物為影響探傷合格率的“元兇”。為提升夾雜物控制水平,他帶領團隊深入剖析LF爐造渣工藝及精煉渣成分、性能,開展LF精煉渣系優化攻關,顯著提升了精煉過程的夾雜物去除能力。同時,通過開展鋼板堆冷工藝試驗,有效降低了氫元素對探傷結果的不利影響,成功完成Q355、Q420級別風電鋼開發并實現量產,為公司開拓風電鋼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圍繞熱軋“3153”產品結構長遠規劃,電工鋼、汽車鋼等高端冷軋產品成為開發重點。張俊主動領命,向技術難點發起沖鋒。從成分與工藝參數的窄帶化控制,到產品表面質量控制。他帶領團隊攻關轉爐硫(S)、磷(P)等殘余元素控制;針對性優化煉鋼原輔料;反復試驗軋鋼溫度控制,優化鋼坯加熱與軋制工藝,逐個擊破產品開發上的難點。有力推動了熱軋產品結構的升級轉型。
智慧制造:數字賦能,提效增益
在當下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張俊積極投身經營管控系統建設。他主要負責資源管理系統的功能設計、邏輯梳理與優化,并承擔系統調試重任,同時參與物流動態管控系統、煉鋼管控系統的調試工作。在系統建設的關鍵期,張俊帶領團隊精準識別并高效協調解決了108項系統問題,提出了85項極具價值的優化建議。通過張俊及其團隊的努力,使系統更貼合重慶鋼鐵生產管理實際,為該公司的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筑牢了根基。
算賬經營:精益管控,提升能力
算賬經營是企業現代化管理的核心。2023年8月,CE Plus系統建設啟動。張俊團隊迎難而上,夜以繼日,精準設計成本計算模型,梳理優化業務流程,成功實現了成本數據的自動采集與計算。四個月后,CE Plus系統如期上線;隨后的推廣期,系統迅速覆蓋全產線并穩定運行。CE Plus系統的成功應用,顯著提升了該公司的成本精細化管控水平和生產過程管理能力,為高效運營注入了強勁動能。
“重慶鋼鐵是新時代的鋼廠,我們的制造能力在提升,產品等級和質量在飛躍。我堅信,終有一天,我們的產品將能引領行業、引領市場!”張俊目光堅定地說道。這份信念,源于他對鋼鐵事業的無限熱愛與執著追求。(向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