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爐火熊熊、鐵流奔騰的一號高爐背后有這樣一個班組他們執行有力、充滿活力如同一枚堅固的鉚釘扎根一線將設備順行與高爐生產緊緊連接起來它就是“一號高爐車間機械運行檢修班”
上半年,區域設備“零故障”運行,自主實施設備小改小革創效28萬元,保障了高爐的長周期穩產順行,持續高效低耗生產,更是用行動詮釋“鐵脊梁”精神的班組文化踐行者。走進他們,感受到的不僅是精益與創新交織的獨特文化力量,更是一種匠心鑄“鐵脊”,智創護“爐魂”的責任與擔當。
精密點檢 責任入微“零故障”的執著
正如設備主管吳濤所說“設備穩,生產才順!點檢,就是咱高爐命脈的‘守門員’!”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早已融入班組的血脈。
從爐頂上料設備、爐前開堵口設備、渣處理設備、熱風爐設備到細微的傳動軸承、潤滑點位,他們依據設備特性、運行環境、歷史故障數據,定制了覆蓋所有關鍵設備的點檢標準和路線圖,標準清晰、責任到人,確保無死角、無遺漏;同時,配備先進的點檢儀器,將傳統的“經驗判斷”升級為“數據診斷”。翻開他們的點檢記錄本,一組數字無聲訴說著執著:上半年,24次精密點檢覆蓋90個關鍵點位,成功解決15項設備隱患,鑄就了“零故障”運行的堅實基礎。
智慧閃光 小改小革“創效源”的動力
如果說點檢是守護的盾,那么創新就是他們手中的利劍。機械運行檢修班的文化里,流淌著“現場即課堂,難題即課題”的創新血液。他們不滿足于“設備能用”,更追求“設備好用、耐用、省著用”。
“巧”解油管煩惱:爐前液壓站油管頻繁意外破損,不僅增加換油成本,更影響生產。班組幾個年輕人組成了攻關小組,圍著錯綜復雜的油路系統反復觀察、討論?!案淖呦?!”“加防護!”“換接頭!”一個個點子碰撞出來。他們加班加點測量、設計、試驗,最終完成了油路系統改造。改造后,油管意外破損率驟降30%,年節約成本14萬元。這些源于現場的“金點子”,凝聚著集體的智慧,更成為班組創新文化最生動的見證。
上半年,4項小改小革,28萬元真金白銀的效益,正是這簇永不熄滅的“智慧火花”點燃的燎原之火。
護航爐魂 匠心傳承“鐵脊梁”的榮光
設備“零故障”運行與持續優化帶來的高效,如同穩固的基石,默默托舉著一號高爐持續譜寫“高產低耗”的壯麗詩篇。
穩產高產的“幕后英雄”:沒有計劃外的設備停機干擾,高爐得以心無旁騖地釋放最大潛能。風機、水泵等“能耗大戶”在點檢員精心呵護下始終處于最佳工況。那些小改小革,如同為設備注入了新的活力,冷卻效率更高了,潤滑更精準了,能耗和備件消耗自然降了下來。截至6月,一號高爐日均產量超6800噸,鐵水成本實現“六連降”,燃料比較年初降低15kg/t·Fe,各項指標創上半年最優。
一號高爐車間機械運行檢修班,他們不是聚光燈下的主角,卻是高爐穩定順行的賦能者。那被油污浸透的工裝,磨出老繭的雙手,專注而堅定的眼神,共同構成了“鐵脊梁”精神最質樸也最震撼的圖景。正如設備主管吳濤在班后會上的肺腑之言:“設備無故障不是終點,是我們守護‘爐魂’、追求卓越的新起點。匠心鑄鐵脊,智創護爐魂——這就是我們檢修班的文化,我們的根!”。(果崢 朱聶勝 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