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鐵廠化產中心硫銨飽和器與酸捕霧器的阻力數據忽高忽低,雖工藝參數未變,設備運行卻明顯不暢。這問題讓化產凈化一班班長陳成牽掛多日。
“班長,要不請外面的技術專家來看看?”新來的操作工小李提議。陳成擺擺手:“等他們來,生產線說不定就得降負荷。咱們自己先琢磨琢磨?!?/p>
陳成泡在班組休息室,翻遍設備說明書和歷年檢修報告,卻因缺乏合適壓差計、水銀柱測量法不符合安全規范而卡殼。傍晚,清潔工拖動的水管里忽高忽低的水柱給了他靈感:“水柱或許能測壓差!”
陳成連夜找到老技術員李景民,拿著草圖比畫:“用U形管原理,找根長膠管,兩頭分別接飽和器出口和酸捕霧器后的總管,灌上帶顏色的水,通過液位差就能看出阻力!”李師傅一拍大腿:“這招接地氣!試試!”
次日一早,陳成買回35米長的膠管,又從庫房找來紅墨水兌成“檢測液”。班組兄弟齊動手,固定膠管、調水平、擰閥門,忙得熱火朝天。
“開閥門!”陳成一聲令下,小李轉動閥柄。膠管里的紅水晃動后,兩端形成明顯高度差?!白筮吀?厘米!”老鄭喊道,陳成趕緊記錄。他們切換閥門,記錄液位差,膠管像“檢測神經”,揪出了管道里的阻力問題。夕陽下,看著清晰的記錄,陳成松了口氣,找到癥結所在,接下來的檢修方案也就有了譜。
“班長,您這‘笨辦法’,比儀器還好用呢!”小李笑道。陳成望著平穩的指針:“辦法不怕笨,能解決問題就是好辦法?!?/p>
此法讓員工快速判斷阻力異常點,避免環保事故,節省電能。酸捕霧器平均阻力降低后,煤氣鼓風機每天節電253.44kWh,一年可降本5.18萬元,還保障了煤氣洗氨與脫硫效果。(岑水玉 江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