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能源環保部新一電站作業區,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頻繁穿梭于各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浪費或改進空間的環節,他就是司爐班班長陳龍濱。從設備的日常維護到生產流程的優化,陳龍濱始終以精益求精的態度,深挖每一處潛在的增效點。他憑借對節能降耗的執著追求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成為企業降本增效征程中一顆閃耀的“智多星”。
巧施妙策,優化鍋爐清洗加熱蒸汽供應
1號鍋爐檢修期間需要對鍋爐汽水系統酸洗,持續通入蒸汽時間為40h,如全部使用外購蒸汽成本偏高。陳龍濱深入現場,如開“火眼金睛”,對每一條管線進行細致排查。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他驚喜地發現運行中的2號鍋爐連排汽水竟完全符合酸洗蒸汽的各項參數要求。他巧妙調整噴射口角度,力求讓蒸汽與清洗液實現最完美的融合。改造后,蒸汽用量從原計劃外購的6t/h大幅減少至3t/h,此次為企業節約費用1.24萬元。
深入研究,轉換鍋爐火焰電視氣源使用
面對3臺鍋爐火焰電視傳統以氮氣為氣源的高成本現狀,陳龍濱堅定地提出用壓縮空氣替代氮氣的設想。此想法曾遭質疑,因為壓縮空氣的濕度和雜質可能影響設備運行。陳龍濱毫不退縮,深入研究原4號鍋爐火焰電視曾使用壓縮空氣作為冷卻風的運行情況,通過在管道過濾器底部排污裝置增加儲水罐并加裝自動排污裝置等措施,成功驗證了氮氣轉壓縮空氣冷卻的可行性。最終,鍋爐火焰電視實現氣源從高成本氮氣到低成本壓縮空氣的轉變,實現年降本2.85萬元,且利用現有壓縮空氣系統,無需額外設備投資。
匠心布局,實施鍋爐定排廢水回收改造
面對鍋爐定期排污、連續排污、汽水系統疏放水等匯聚在鍋爐定排池直接外排,造成能源介質浪費,陳龍濱以廢水循環再生和降低水資源消耗為突破口,對鍋爐運行的每一個細微環節展開了地毯式的細致排查,從錯綜復雜的管道布局,到設備運行的各項參數,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帶來突破的關鍵點。經過不斷優化與改造,巧妙地利用工業水降溫,使得定排池內的水初步冷卻凈化后,隨后利用潛水泵將其抽入3號冷卻塔,成功實現了廢水的高效循環利用,年節水量達1.7萬噸,年效益5.27萬元。
陳龍濱宛如一顆閃耀的“智多星”,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創新的改革舉措,在降本增效的戰場上屢創佳績。(哈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