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陳世宇 孫政依
近期,首鋼集團通鋼公司徐鳳娟創新工作室有好消息傳來,他們對通鋼機電修造公司20噸動平衡測控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讓該系統由“老人機”變身“智能機”。
動平衡測控系統主要是通過測量旋轉體在旋轉過程中產生的離心力或振動,確定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并通過添加或去除配重來進行校正,使其達到平衡狀態。通鋼主要是給大型風機葉輪、電機轉子等設備在檢修后進行平衡檢測,以確保穩定運行?!耙郧跋到y界面全是英文操作按鈕,功能少,就像個“老人機”,全靠人工計算,反復試驗后才能找到平衡點增減重量。一來二去,測算一次就得耗費小半天的時間?!痹摴緞悠胶鉁y控系統操作工劉忠剛,談及往昔的繁瑣無奈地搖了搖頭。
該系統頻頻出現測量不穩定、不準確的問題,給動平衡檢測工作順利開展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為了確保動平衡檢測的準確性,同時減輕崗位工人的勞動強度,徐鳳娟創新工作室決定給這臺系統來個“大變身”。經過一番細致的“全身體檢”,他們發現系統的核心測控零件、傳感器、連接線都老化了,滾輪也磨損嚴重,經常無法定標。同時,原有系統已經停產,修復的唯一辦法就是對其進行“心臟移植”。
徐鳳娟創新工作室的工作人員經過多次現場調研和方案論證,最終更換了動平衡機的核心電測系統、傳感器、連接線和滾輪,還修整了支架。改造后的系統煥然一新,核心控制系統換上了微機屏幕彩色液晶顯示,將英文顯示改成中文顯示,數字和矢量圖形組合顯示測量值,參數提示信息詳盡,速度、左右校正面的量值與相位一目了然,操作起來方便快捷。
如今,這一系統可以輕松切換單雙面測量,只需調出文件名稱,就能靈活切換;自帶自檢功能,故障排查準確無誤;能儲存上萬種工件技術的參數,隨時調用,無需反復輸入;測量結果可平面分解,用戶可根據需求調整加重或去重方式;自帶分度功能,迅速定位不平衡量;定標、夾具偏心補償功能強大,確保檢測準確度。此次改造還為系統增加了數據庫,可以自動記錄歷史測量值,為后續檢測提供數據支撐。
“這新系統真是絕了!大屏幕上的中文顯示特別清楚,操作起來就跟玩智能手機似的,輕輕一按就能自動算好。每一步都有中文提示,就算是剛來的新手也能立馬學會,上手特別快,干活都輕松多了!”劉忠剛興奮地說。
據工作人員介紹,徐鳳娟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主要致力于機械、冶金設備的技術創新、升級改造、新產品研發以及重點培養優秀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現有骨干成員11人,其中高級工程師4人、高級技師2人、技師5人。該工作室先后獲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首鋼集團級職工創新工作室”“通鋼優秀創新工作室”等。
徐鳳娟創新工作室洋溢著濃厚的創新氛圍。這里,不僅是技術難題的攻關陣地,還是技術創新造福職工的實踐基地。
該工作室積極圍繞生產經營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技術研究、立項攻關。截至目前,該工作室先后已經完成課題45項,創效約1380萬元。其中,該工作室采用變頻器、觸摸屏等,實現了對金屬切削類機床的無極調速及數顯改造,大幅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和加工精度,為老舊機床智能化改造闖出了一條新路?!霸跊]有圖紙資料、沒有經驗參考的條件下,我們通力合作,攻堅克難,制訂出熱修鋼包車的設計方案,并成功打造出4輛全新的熱修鋼包車,直接為公司節省380多萬元的外購費用!”據該工作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其還成功研發全自動取樣機,可以全天24小時無間斷守護原料品質,每30分鐘取一次樣,并創新地加入電流檢測傳感器,能夠時刻監測原料皮帶電機的工作狀態,嚴守質量關;開展退火窯技術改造,實現1100攝氏度高溫下3分鐘內完成側翻入水淬火的核心工藝,使高錳鋼產品合格率達99.8%,突破高錳鋼新產品研發瓶頸;數控切割機床升級,增加等離子切割功能,可最大切割45毫米不銹鋼、70毫米碳鋼,填補了該公司30毫米以上不銹鋼加工技術空白,助推企業產品升級與市場拓展。
《中國冶金報》(2025年05月14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