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數字化轉型成為鋼鐵企業開拓新局的關鍵密碼。在方大萍安鋼鐵,有這樣一位“數字領航員”,他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帶領團隊在企業數字化建設的征程上一路高歌猛進,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他就是方大萍安鋼鐵大數據中心大數據管理科科長黃清榮,因工作業績出色,今年榮獲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勞動模范。
黃清榮,今年48歲,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他多年扎根生產一線,有著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自調入方大萍安鋼鐵大數據中心后,肩負起推動企業數字化變革的重任,開啟了一段用數字重塑企業生產經營邏輯的奮斗歷程。
走進方大萍安鋼鐵廠區,一座充滿現代科技感的智能管控中心格外亮眼,它也是江西省鋼鐵行業建成的首個智能管控中心。黃清榮主導其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和運維。這個投資約500萬元、占地350平方米的智能管控中心,歷經150天的精心打造,于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
智能管控中心內一塊長20.48米、寬3.36米的LED數字大屏尤為奪目,它是展示企業運營狀況的“智慧之窗”,將生產工序、工藝流程、能源管理、采購銷售、安全環保等關鍵信息整合呈現,不僅顯示實時數據,還能深入分析各類經營管控指標,為企業決策提供精準依據。建設初期,對該中心的功能規劃、現場布局,黃清榮全程親力親為。他帶領團隊對海量原始數據進行梳理、分析,搭建起一套覆蓋企業產供銷全流程的數據處理系統。該系統改變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從傳統的事后管理、人力調度,邁向實時決策、自動協同的智能化階段。智能管控中心不僅是一個“智慧大腦”,為企業的高效運轉輸送著源源不斷的能量,還成為了方大萍安鋼鐵國家級3A景區的特色研學參觀項目。自啟用以來,已累計接待各級領導和研學團隊參觀、調研38批次,收獲廣泛好評,成為展示企業形象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黃清榮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他主導開發的一系列信息化和智能化項目,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方大萍安鋼鐵的大數據監督平臺,是黃清榮帶領團隊為企業打造的“數據監督衛士”。平臺廣泛收集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數據和外部相關信息,通過專業的對比分析,迅速捕捉生產、經營環節中的異常數據。一旦發現問題,便及時啟動問責監督機制,有效堵住企業運營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約400萬元,大大提升了企業的運營管理效能。
煉鋼出鋼時間的精準把控,一直是鋼鐵生產中的關鍵技術。以往,方大萍安鋼鐵的轉爐爐長依靠肉眼和經驗來判斷,出鋼時間準確率低,導致冶煉節奏緩慢,氧氣、合金、鋼鐵料等原料損耗高,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黃清榮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主導開發了煉鋼出鋼時間預測模型。該模型基于神經元傳播原理,構建多層網絡模型,通過對大量歷史數據的智能分析,結合當前冶煉條件,能夠精準計算出鋼水的最佳出鋼時間,為冶煉提供科學參考。模型投入使用后,出鋼時間準確率(一倒率)從52.1%大幅提升至61.7%,氧氣、合金、鐵料等原料損耗明顯降低,每年可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約600萬元。
作為一家大型鋼企,方大萍安鋼鐵采購的物資多達2萬余種。過去,物資的進廠、驗收、庫管、發貨等工作只能采用傳統手工操作和紙質單據,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還容易出現誤差??吹狡髽I的這一痛點,2022年初,黃清榮憑借對企業工藝流程、裝備條件和技術儲備的深入了解,決定自主開發智能物料管理系統。經過不懈努力,2022年8月,這套系統成功上線運行。如今,方大萍安鋼鐵物資采購的各個環節,從計劃申報、合同簽訂到倉儲管理等,只需通過手機二維碼掃碼即可輕松完成。這一系統的應用,大幅削減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時顯著提高了數據準確性和物資流轉效率。經測算,每年可為企業節省成本約120萬元。
面對生產現場庫儲存不足帶來的鋼材倒運難題,黃清榮召集相關部門共同攻關,建立網上產品虛擬庫,實現了產品銷售訂單的網上虛擬流轉。滿足特定條件的訂單,可直接在生產線現場發貨,有效減少了產品的二次倒運。這一舉措不僅每年為企業節約運輸成本約130萬元,還大大縮短了發貨周期,提高了發貨效率。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征程中,黃清榮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使命與擔當,他在數字世界中為企業開辟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嶄新道路。他的創新成果,不僅為方大萍安鋼鐵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為業內其他企業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他主導開發的部分項目在省內其他鋼廠得到推廣應用?!颁撹F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當每個崗位都有‘數字工匠’,傳統鋼鐵產業就能煥發新的生機?!秉S清榮堅守這一理念,點亮數據燈塔,以期照亮企業智能制造的探索之路。(李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