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鋼廠維檢車間全員推進“算賬經營”理念,將精打細算過“緊日子”、讓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思想落實到行動上,持續加大修舊利廢力度,嚴格控制設備和備品備件開支,以更大努力、更細工作、更實作風堅定不移推進降本增效工作。
主動承擔起責任,自主修復省錢又省心
近日,連鑄機后區的一臺液壓馬達出現了故障,經技術人員檢查確認后急需維修更換。重新購買新馬達,不僅影響連鑄機的正常生產,而且需花費近10萬余元的備件費用。
維檢車間主動承擔責任,組織會診分析原因,黨員江昆雄主動擔當,他仔細查閱了所有馬達的相關數據,并帶領技術骨干開始了維修工作。他們拆卸了馬達的內部配件,對每個部件進行了標記,以確保在維修過程中能夠精準重組。同時,他們還對馬達內部的臺階紋路進行了精細的打磨處理,確保內部結構的完整性……修復后的馬達重新投入使用后,既無異響也無漏油現象,恢復了連鑄機的正常生產。這次成功修復不僅為車間節省了10萬余元的備件費用,還為后續的維修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近日,煉鋼廠5號轉爐生產現場突發關鍵設備故障——用于下渣檢測的紅外攝像機突然黑屏,屏幕呈現異常灰屏狀態,導致出鋼過程中渣含量實時監測功能失效。險情就是命令。維檢車間二冶煉電氣班組接到報修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抵達現場開展故障排查。班組首先對設備電源、信號傳輸鏈路等基礎模塊進行常規檢測,未發現明顯異常;隨后嘗試清潔攝像機鏡頭及防護罩表面浮塵,設備仍無圖像輸出。憑借豐富的一線經驗,班組判斷故障可能源于內部核心部件損傷,隨即展開設備拆解檢修,最終找出故障點,并立即制定修復方案。此次故障修復不僅保障了生產所需,而且通過自主實施修復,直接節約成本16.4萬元。
思路變出路,解決連鑄設備“心病”
煉鋼廠3號連鑄機的液壓剪機,作為鑄機生產線上的關鍵設備,其穩定運行對于鑄坯質量至關重要。過去一段時間里,導向滑塊的頻繁更換卻成了設備生產中的一塊“心病”。高昂的維修成本,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運營負擔,也影響了設備的整體利用率和生產效率。
面對這一難題,維檢車間一翻班維檢員顏志明通過深入的觀察和分析,發現了一個被大家忽視的細節:在通常被視為整體更換的導向滑塊中,其實只有滑塊二存在磨損,而滑塊一則依然保持良好的狀態。這一發現,無疑為降本工作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顏志明迅速行動,對滑塊二進行了細致的測量,并繪制出詳細的制造圖紙。隨后,他單獨制作了滑塊備件,并成功地將其與未磨損的滑塊重新組合安裝。這一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不僅避免了不必要的整體更換,更實現了成本的精準控制。初步統計,每年可節省備件費用開支達3.8萬元。
巧手修復,讓淘汰結晶器“重生”
在煉鋼廠的連鑄生產線上,結晶器作為關鍵設備之一,其性能與穩定性直接影響著鋼水的凝固質量與生產效率。然而,隨著生產節奏的加快和設備老化,結晶器備件的修復與保有量問題日益凸顯。面對這一挑戰,維檢車間一翻班迎難而上。
維檢車間一翻班從人力分配、備件修復速度和結晶器保有量三個方面入手,積極探索解決方案。他們通過優化人力配置,提高修復效率,同時著手增加結晶器數量,以滿足生產線的更換需求。然而,新進結晶器無疑會增加備件成本,而現有備件資金又十分緊張。如何在不動用大額資金的情況下解決問題?一翻班成員展現出了他們的智慧與擔當。他們利用煉鋼廠二工序8號機淘汰的小規格結晶器進行再利用。通過精密測量、切割、修磨、改造等一系列精細操作,被成功“改造”為符合1號、2號連鑄機使用標準的備件。(黃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