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鋼廠煉鋼車間強化關鍵指標管控,開展項目化攻關,深化對標提升,激發全員創新創效,持續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為提質提效降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精準控制,提高鋼水收得率
鋼水收得率指連鑄過程中合格鑄坯質量占初始鋼液質量的百分比,是衡量煉鋼生產過程中廢鋼鐵水材料與鑄坯轉化之間損失情況的重要性能指標。鋼水收得率越高,生產成本越低。
煉鋼車間緊盯鋼水收得率指標,開展全流程梳理,深挖潛力。為減少生產過程中浪費,該車間優化廢鋼配置方案,根據不同鐵鋼比要求,科學制定各種不同鐵水條件下的廢鋼配比,崗位員工即可“對號入座”,精準控制操作,減少鋼鐵料損失。另外,開展鑄余液態渣的回收工作,提高回收爐次的重復爐數與回收比例,以最大限度減少鋼水浪費。煉鋼車間還定期組織開展轉爐爐長技能提升研修。通過梳理生產過程中影響鋼水收得率的問題,由技術人員詳細分析,針對性地指導改進方法和措施,同時指標完成好的爐長上臺分享經驗,提升整體操作水平,減少過程異常導致的浪費。
通過持續改善,鋼水收得率對比2024年提升了0.5%,助力煉鋼廠4月實現鋼鐵料降本211萬元。
技術創新,降低冶煉氧耗
在轉爐煉鋼過程中,氧氣的消耗量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何在這些錯綜復雜的影響條件下,找到有效降低氧氣消耗的突破口,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技術攻關任務。
煉鋼車間勇于挑戰,專門組織了一支經驗豐富的研究團隊,針對這一難題開展攻關。研究團隊對鐵水與廢鋼加入比例的歷史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技術創新,對27個不同鋼種改變了傳統的冶煉溫度控制方法,對鐵水與廢鋼的比例進行了精細化的優化調整,確保在滿足鋼水成分要求的前提下,依然能夠達到與之前相同的控制目標溫度,降低了氧氣消耗。
通過技術改進和優化,煉鋼廠降低氧氣消耗見成效,4月煉鋼廠氧氣消耗降本達45萬元。
工藝優化,降低耐材成本
在煉鋼成本構成中,耐火材料成本是其中最主要項目之一,是影響總成本的重要因素,為降低耐材成本,煉鋼車間從工藝優化入手,強化過程管理,降本效果顯著。
如RH爐浸漬管耐材降本:在RH爐的實際生產操作中,鋼水會對浸漬管的耐火材料產生強烈的沖刷和侵蝕作用。如何延長浸漬管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成為了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該車間采取了多項切實有效的措施,通過對浸漬管烘烤效果及烘烤工藝進行細致優化,以提高耐材的使用性能;針對精煉造渣工藝進行了優化改進,減少造渣過程中對浸漬管的侵蝕;加強使用前、使用中的耐材質量檢查,精心調整狀態,浸漬管的使用壽命得到顯著延長,有效降低了RH爐浸漬管耐材降本。
通過努力,煉鋼廠4月耐材總包降本達492萬元,成果顯著。(黃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