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鋼廠維檢車間二連鑄機械班,以設備為戰場、以匠心為利刃,在修舊利廢的“微戰場”上精耕細作,在跨工序支援的“大考題”前協同破題,用一個個務實創新的舉措,為煉鋼生產順行提供穩定低耗的設備保障。
匠心巧修“引錠頭”:小方案撬動大效益
在連鑄生產線上,引錠頭如同“開路先鋒”,每一次開澆都需承受1500多度的鋼水沖刷與機械摩擦。7號連鑄機是特鋼產線,受特鋼產能提升、斷面更換等影響,傳統模式下,引錠頭修復后平均使用僅2次便因磨損報廢,設備成本高企。
為降低設備備件成本,二連鑄機械班成立專項攻關組。班長帶頭蹲守現場,拿著測量工具反復比對磨損軌跡,記錄不同修復工藝下的使用壽命數據。從堆焊材料配比到熱處理溫度控制,從磨損區域預加工到表面強化處理,經過不斷試驗調整,一套“多梯度堆焊+高精度打磨”的科學修復方案終于成型。
如今,修復后的引錠頭使用壽命提升超200%,單月直接節省備件采購費用2萬余元。
跨工序馳援“急先鋒”:兄弟同心保狀態
“二工序支援一工序,這不只是任務,更是責任!”面對本區域設備維護壓力與支援任務的雙重挑戰,二連鑄機械班班長連夜梳理檢修清單,根據班員技能特點“排兵布陣”:選派5名骨干組成精銳小隊,火速集結。切割車閥組精度調整、過濾單元密封件更換、二冷水管道壓力校準......五大項檢修任務在高溫下有序推進。
夏季悶熱的檢修現場,汗水浸透了工裝,安全帽下的臉龐泛著曬傷的紅印,卻沒有一人停下手中的活。最終,跨工序檢修支撐任務提前完成,為3號連鑄機后續穩產高產打下堅實基礎。
點檢臺前“偵察兵”:毫米級守護鑄坯質量
如果說跨工序支援是“急難險重”的突擊戰,日常點檢則是“潤物無聲”的保衛戰。作為班組負責人,成軍的工具包永遠裝著聽針、測振儀和筆記本——這是他的“三件寶”。
6月1日清晨,當他像往常一樣檢查7號連鑄機切割車時,一陣細微的異響引起了他的注意:“槍擺裝置運行聲有點悶,不像平時的清脆聲?!彼紫律?,聽聲音、看軌跡……。“V型輪磨損嚴重,導向輪軸承潤滑不足!”憑借15年設備維護經驗,成軍立刻判斷出隱患。此時設備雖仍能運轉,但若放任不管,切割精度偏差可能導致整爐鋼坯尺寸超差?!氨仨汃R上處理!”他一邊聯系人員,一邊帶著班員拆解部件。1小時后,磨損的V型輪更換完畢,潤滑系統全面優化,所有切割車重新“上崗”。
“這次要是沒及時發現,切割偏移超過2mm,整流連鑄坯都要劃異常坯,甚至切廢了,這樣損失就大了!”事后說起,成軍仍心有余悸。正是這種“毫米級”的細致,讓二連鑄機械班成為生產線上的“質量守門人”。
從引錠頭修復的“小改小革”,到跨區支援的“硬核擔當”,再到日常點檢的“毫米守護”,二連鑄機械班用行動詮釋著精益管理的深刻內涵:降本不是喊口號,而是把每一分潛力挖到極致;增效不是拼蠻力,而是用智慧把每一步走得更實。(黃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