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暑氣未消,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候,此時由河鋼集團張宣科技金屬制品公司技術、生產、設備骨干組成的考察小組正在“中國絲網之鄉”衡水安平規模最大的鍍鋅絲廠家對標交流。
客戶新建設的高鋅鍍鋅絲產線是絲網市場的“黑馬”,擁有最新型的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能夠保證鍍層均勻度誤差控制在 5% 以內,遠優于行業平均水平?!霸O備方面的差距不易改變,但是生產工藝是相通的,總能發現借鑒之處?!奔夹g質量部部長孟書鋒說。他們跟隨該廠家技術負責人的腳步,當即圍繞設備調試周期、新型鍍鋅工藝等關鍵問題展開追問和探討,“沙沙沙”,筆記本上寫下了一條條實用“干貨”。
此次對標交流之旅只有短短三日,為更好地達到增長見聞、學有所獲的目的,該團隊提前謀劃,一方面認真篩選、確定考察廠家名單,另一方面羅列出需要關注和提升的問題項,為對標做足準備。
另外兩個廠家均是當地深耕絲網領域多年的“老資質”,一走進生產現場,考察小組人員便找到了與本單位生產中的諸多共通之處,從鍍鋅前處理的脫脂除銹參數,到鋅液溫度控制、鍍層厚度檢測,每一個細節都詳細記錄、反復追問?!百F公司在降低鋅耗方面有什么訣竅?”“廢水循環系統的運維成本如何控制?”……盡管生產現場機器轟鳴,但他們求知的眼神、奮發的氛圍卻如同炙熱的火焰,燃燒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從新產線到老產線,考察小組每一步都走的扎實而充實,隨著對標的深入,他們更加明白,“走出去”“請進來”不是照搬,而是把“精”字刻進責任里,把“細”勁融進每一步操作中。
“這次的對標交流,我們不僅見識了最先進的生產工藝流程,還看到了優秀企業卓越的質量把控和細節的成本管理,真是不虛此行?!被爻痰耐局?,一個個新思路、金點子正在他們腦海中迸發、碰撞,已提煉出“拉絲工藝參數優化”“回吹氣刀改進”“高鋅絲生產線技術借鑒”“鋅鍋覆蓋以及掏渣頻率”等6項可落地的改進方向,這些將成為進一步降成本、提質量、增效益的“新引擎”。(董佳倩、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