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煉鐵工藝中,燒結礦亞鐵含量對高爐生產的降本及穩定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響燃料比和產量,是衡量燒結礦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鐵廠燒結生產甲班圍繞亞鐵命中率這一關鍵指標,展開了一場全面對標找差的提升之戰,取得良好效果,連續兩個月榮獲燒結“赤鐵英雄”冠軍。
分析現狀 找出問題
回顧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燒結生產甲班在亞鐵命中率方面多次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僅在2月達到了92.55%,其余月份徘徊在85%左右。尤其是7月上旬,五燒亞鐵命中率甚至未達80%,這讓班組感到壓力巨大。
面對困境,班長劉文光帶領團隊深入剖析了生產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尋找可能的問題點。盡管存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但在橫班生產和過程管控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如燃料粒度、水分控制及布料穩定性等。
多措并舉 持續改善
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劉文光組織了多次技術研討會,并結合實際制定了詳細的提升方案:
對標改進:將亞鐵命中率目標細化到每個崗位、每個班次,要求實時參看生產數據,并與先進班組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標,明確差距和改進方向。
強化培訓:利用班組例會進行全方位的技術培訓,涵蓋原料特性、燒結工藝、溫度控制及設備操作等內容,并通過每日操業復盤會對操作問題進行針對性調整,制定詳細的操作標準。
優化操作:推動班組成員提出多項改進標準化操作規范,例如布料“滑料”快速恢復標準、大塊料緩料處理標準以及煙道溫度異常低時的處置標準等,減少波動帶來的影響。
全員努力 成效顯著
在這場提升之戰中,燒結生產甲班全員共同努力,涌現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次交接班時,五燒布料出現了“滑料”現象。為了避免對燒結過程造成更大影響,同時驗證新制定的操作標準,中控組長康志遠冷靜應對,按照快速恢復操作標準進行手動調整,成功地減少了調整所需的時間,證明了新標準的有效性。此外,退伍軍人廖鵬在日常巡檢中發現了燃料電子秤皮帶跑偏的問題,提出了增加擋料裝置的建議,有效解決了皮帶跑偏問題,保證了下料量的穩定性。
經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甲班的努力終于取得了成果。7月份,亞鐵命中率實現了質的飛躍,達到94.21%,特別是六燒亞鐵命中率更是達到了100%。不僅為高爐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還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
燒結生產甲班的成功實踐表明,只要敢于正視問題,精準對標找差,勇于探索解決方案,就能克服重重困難,向著更高目標邁進。(曾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