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左蜜琳 張洪博 陳奎 趙夢瑤
近日,湖南鋼鐵集團漣鋼“創新型薄規格高強韌耐磨鋼開發與應用”項目在第四屆鋼鐵工業品牌質量發展大會上被評為“三創品牌”。該項目憑借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和顯著的行業引領作用,在推動裝備輕量化與國產化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創造了卓越的經濟、社會效益。這一榮譽是對漣鋼10余年來深耕高端耐磨材料領域、打破國際技術壟斷所做貢獻的高度認可。
創新突破
從攻克難關到全球領跑
薄規格耐磨鋼板是重大裝備、重點工程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原材料。面對大型工程裝備對更高強度、更薄規格、更優韌性耐磨鋼的迫切需求,以及長期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漣鋼積極開展產學研用合作,以顛覆性思維開啟自主創新征程。經過多年攻關,其已成功研發國際首套最薄可處理2毫米輥壓式淬火裝備、最低150攝氏度高精度回火裝備和高壓水射流噴丸除鱗技術的高性能鋼板生態除鱗技術裝備,開發了系列功能型耐磨鋼,建成全球最大的薄規格鋼板熱處理生產基地。
漣鋼首創了“合金減量—組織亞結構超細化—多相組織復合—超硬粒子調控”生產工藝,通過減量化合金體系,實現噸鋼成本降低上千元,耐磨性提升了20%~30%。該公司一方面專注工藝極限突破,依賴自主研發設備,可量產全球最?。?毫米)、最高強度級別(NM650)耐磨鋼,破解大寬厚比、低殘余應力和高均勻性協同控制的世界性難題;另一方面優異強韌性匹配,通過嚴格的工藝控制,確保鋼板兼具超高強度與優異韌性塑性,實現零下60攝氏度超低溫沖擊韌性及180度折彎性能,助力自卸車行業輕量化發展。
與此同時,該公司聚焦短流程革新,依據裝備特點,開發了極限薄規格“在線多段冷卻”短流程工藝,并開發出低成本、低屈強比的耐磨鋼,廣泛用于混凝土攪拌車制造領域。
創效應用
從“輕量化革命”到國產化替代
在實現了多方面創新突破的背景下,漣鋼創新成果迅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力與綠色效益。
首先,是“輕量化革命”。漣鋼利用創新型薄規格耐磨鋼的高強韌性,基于CAE(計算機輔助工程)仿真優化設計,推動自卸車車廂顛覆傳統“田字格”厚板車廂結構升級為“U形”薄規格耐磨板方案,實現安全系數提升20%,車廂減重超40%,制造成本降低25%,壽命延長了2倍~3倍,助力客戶降本增效。
其次,國產化替代。漣鋼此次創新成果全面替代進口E級耐磨鋼及4毫米~10毫米薄規格耐磨鋼,NM550/600等尖端產品實現自主可控,產品反向出口歐美日韓高端市場,彰顯“中國智造”硬實力。
最后,依托國際領先的120萬噸級熱處理生產線,漣鋼持續完善產品譜系(覆蓋2毫米~30毫米全規格、NM400~NM650),推動制定耐磨鋼國家及企業標準;產品榮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開拓獎、“金杯特優產品”等稱號。這都充分彰顯了漣鋼作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科改企業”的硬核實力。
“三創品牌”的獲得,是對漣鋼“創新、創效、創業”深度融合實踐的最佳詮釋。漣鋼將繼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理念,踐行“為用戶創利,為員工造福,為股東增值,為社會履責”的企業使命,以持續的科技創新和卓越的產品服務,為推動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鋼鐵力量。
《中國冶金報》(2025年08月21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