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連日來,萍鄉地區持續高溫,面對“烤”驗,方大萍安鋼鐵的一線員工們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用汗水“汗”衛著生產的順行與安全,譜寫著一曲新時代鋼鐵工人的奮斗之歌。
走上安源煉鐵廠1號高爐平臺,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爐長曾欣身著厚實的工作服,頭戴安全帽,繞著高爐緩緩行走,靠近滾燙的高爐爐壁仔細檢查風口。隨后,他站到出鐵口前,盡管與1500℃的鐵水保持著安全距離,但灼人的溫度,很快將他的臉頰烤得通紅,臉上的汗水不住地滑落。
“今年一季度,我們1號高爐拿下了方大鋼鐵高爐指標競賽的冠軍,6月份高爐利用系數達到4.7,這在全國同類型高爐中都是一流水平?!痹烙檬直巢亮瞬聊樕系暮?,笑容里滿是自豪,“越是高溫天氣,高爐的穩定運行越關鍵。我們多在現場盯一盯,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讓高爐更順行?!?/p>
移步至安源煉鋼廠轉爐平臺,這里的環境溫度有50多度。轉爐爐口的火焰如同跳動的火龍,將周圍的空氣烤得灼熱。爐臺上,天車精準吊運著鐵水包,廢鋼被有序加入轉爐內,工人們在爐前爐后的熱浪中忙碌著,取樣、測溫、投球擋渣……爐火與工人勾勒出一幅動人的生產圖景。爐火也映紅了操作室的外墻。與室外的“炙烤模式”不同,轉爐操作室內,3臺工業空調全力運轉,將室溫恒定在25℃,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鮮明對比。爐長唐波坐在操作臺前,一邊緊盯著屏幕上跳動的各項數據,一邊觀察著玻璃窗外爐口火焰的變化。
“以前煉鋼靠的是經驗,現在有了智能煉鋼模型,我們可以根據系統計算出的數據調整參數,控制溫度、成分等指標,讓生產更科學、更精準?!碧撇ń榻B道,智能煉鋼系統的應用不僅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還提高了鋼水的命中率。
來到安源軋鋼廠棒線車間,冷床區域的熱度同樣令人生畏。剛從軋機中軋制出來的成品鋼筋,表面溫度高達數百攝氏度,散發著灼人的熱氣,將整個冷床區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蒸籠”,即使站在冷床區域邊緣,也能感受到陣陣熱浪。紅檢工袁偉頭戴防護面罩、手持工具站在冷床旁,脖頸上都布滿了汗珠,卻依舊一絲不茍地進行剪切取樣和尺寸測量。他說:“這冷床名字雖然帶‘冷’,卻是整條生產線最熱的地方。這里還是成品檢驗的第一關,鋼筋的尺寸、表面質量都要把好關,絲毫不能馬虎。哪怕再熱,也得扛住,絕不能讓不合格的產品流出去?!闭沁@份堅守,讓安源軋鋼廠的產品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9%以上,為穩定產品質量筑牢了防線。
高溫下的搶修,也是對毅力的考驗。在動力廠4號鼓風站廠房內,高溫天氣,加上設備散發的熱量,讓這里更加悶熱。兩名維修員工趁著生產間隙,抓緊更換空氣濾芯。由于空間狹小,他們一人半蹲著托舉濾芯,一人彎腰操作電鉆,默契配合。汗水順著他們的安全帽帶往下淌,浸濕了身上的工裝,可他們的眼神始終專注著手中的工作,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
面對高溫酷暑,方大萍安鋼鐵始終將員工的健康放在首位,全方位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在各生產車間,新增的冷風機送出陣陣清涼;高溫崗位的休息室里,空調、冰柜一應俱全,鹽汽水、冰棒等防暑物資供應充足,員工隨時都能取用。不僅如此,企業各級黨工團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組成多個“送清涼”小組,每周都帶著綠豆稀、西瓜等物資深入生產一線,將關懷送到員工手中。
鋼鐵,是高溫與力量的交響,是汗水與智慧的結晶。眼下,高溫仍在持續,但堅守從未停歇。今年夏天,方大萍安鋼鐵的一線員工們如往年一樣,無懼酷暑,用汗水詮釋著責任,用堅守保障著生產。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和付出,在熱浪中書寫著屬于勞動者的光榮與擔當。(李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