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7號高爐班組將算賬經營理念貫穿生產全流程,從高爐爐內精準調控到設備搶修創新突破,從杜絕點滴浪費到變廢為寶的挖潛,一線職工用實干與智慧書寫著降本增效的生動答卷。
精準操作:一克燃料里的效益密碼
“焦比每降一克,都是真金白銀!”7號高爐爐內班值班工長陳勝每天緊盯數據波動,時刻關注著高爐運行參數。他帶領班組建立“一爐一策”操作模式,針對不同爐況,動態調整風溫、濕份和噴煤量,5月焦比較上月直降2kg/t。
為探尋最佳參數組合,四個橫班的值班工長扎根現場,日夜監測記錄上千組數據,在復雜的數據中抽絲剝繭。最終,他們摸索出“高風溫與低硅冶煉”的黃金配比,讓高爐“吃”得更省、“產”得更好。這一突破,每月為公司節約成本66.3萬元。陳勝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成本核算公式,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對降本增效的執著追求。
點滴堵漏:液壓炮下的節能巧手
7號高爐爐前液壓炮打泥油管長期存在“跑冒滴漏”問題,不僅污染環境,每月還造成200多升液壓油白白浪費。爐前班班長溫泉鋒下定決心:“一滴油也不能浪費!”班組迅速展開全面排查。經驗豐富的組長馬勇新通過蹲守觀察,發現油管接頭密封面存在毫米級磨損。
面對無備件可換的困境,班組成員沒有退縮。他們用砂紙手工研磨密封面,自制紫銅墊片增強密封性;為解決振動導致的松動問題,還自行制作卡扣加固。這些簡單的土辦法,卻發揮出大作用。整改后,液壓油月消耗量直降70%,每年能為公司節約成本2.1萬元。溫泉鋒的“土辦法”,成了堵住浪費的神器。
變廢為寶:軸承拼裝的能工巧匠
7號高爐槽下2號主皮帶除鐵器不銹鋼托輥出現故障,面臨無備件、采購成本高、皮帶停運的難題。運轉班和點檢班迅速組成攻堅小組,打響“廢件修復戰”。機械點檢員羊廣星在廢料堆里“尋寶”,拆解重組5個報廢托輥;運行班劉曉佳用煤油清洗銹蝕軸承;點檢班林廣龍采用“高溫脂和防銹油”混合潤滑,使軸承壽命延長3倍以上。
經過6小時的緊張攻堅,拼裝托輥一次性試車成功,不僅解了燃眉之急,還節約采購費用1.2萬元?!皼]有條件,我們就創造條件!”爐長陳彥銘的感慨,道出了算賬經營的精髓。精打細算、勇于創新,省下的每一分錢,都能切實轉化為企業的實際效益。(黃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