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一線的“主戰場”,每一個技術難題都是橫亙在前的“攔路虎”。寶武集團中南股份能源環保部發電車間秉持“啃硬骨”的堅毅決心與“闖險灘”的創新智慧,成功攻克2號機組凝汽器管道泄漏與2號鍋爐排煙溫度異常兩大技術難關,以實際行動奏響降本增效的奮進強音。
凝汽器泄漏攻關:萬根管道“掃雷戰”,掃出年效益175萬元
2號機組凝汽器內1萬多根不銹鋼管道化身精密“迷宮”,微小泄漏點如同潛伏的“暗雷”,一旦觸發,不僅導致鍋爐排污率飆升、爐水指標超標,更會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費。趁著機組低負荷運行的時機,發電車間技術團隊化身“管道獵手”,攜帶專業檢測設備,毅然鉆進悶熱狹小的作業空間。他們創新構建“氦氣檢漏儀+在線氫電導率儀”智能檢測體系——氦氣以其納米級分子特性,如靈動的“偵察兵”穿透縫隙,精準定位泄漏源頭;在線氫電導率儀則如同24小時值守的“數據哨兵”,通過水質參數的細微波動,為漏點診斷提供關鍵線索。通過“單元化篩查、逐段式攻堅”的戰術,最終從萬余根管束中揪出10根“搗蛋鬼”。隨著漏點成功封堵,2號鍋爐排污率實現從2%驟降至1%,每小時回收4噸超高壓汽水混合物,年節約蒸汽量達3.2萬噸,年創效益175萬元,真正做到了讓每一份資源都能“物盡其用”。
鍋爐排煙溫度異常破解:煙風系統“清肺戰”,清出年效益678萬元
當2號鍋爐排煙溫度飆升至180℃,遠超135℃的設計標準,每升高1℃熱效率就下降0.07%,且布袋除塵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其耐溫上限為160℃)。技術團隊深入分析運行數據,仔細研究設備運行狀況,發現尾部煙道省煤器與空氣預熱器表面積灰嚴重,如同給鍋爐的“呼吸系統”戴上了厚重枷鎖。找準“癥結”后,團隊果斷打出清灰“組合拳”:針對省煤器,采用壓縮空氣在線吹掃與機械振打協同作業的方式,在不影響機組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高效剝離管壁積灰;針對空預器,自主研發在線清洗裝置,巧妙利用鍋爐低負荷的時機,將溫度適宜(90-95℃)的乏汽系統回水變廢為寶,作為清洗介質對空預器受熱面進行在線沖洗。
這一創新方案打破了傳統清理方式必須停爐的限制,實現“不停機清肺”。方案實施后效果顯著,每小時發電量增加1726kWh,年創效益678萬元,既消除了設備安全隱患,又大幅提升了能效水平。
從凝汽器萬根管束間的“漏點追蹤”,到鍋爐煙風系統的“清肺革新”,發電車間憑借無畏的探索精神、精湛的專業技能和開拓性的創新思維,打出了一套漂亮的“降本增效組合拳”。他們在數據與儀表的“對話”中探尋最優解,用科技力量破解技術難題,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哈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