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20時36分,軋鋼廠熱卷產線集控室傳來一陣歡呼聲,日產效率再次提升1.98%,刷新歷史紀錄!
今年以來,軋鋼廠認真踐行“四化四有”要求,聚焦極致效率、極致效益,向現場要效益,向速度要效益,各項指標不斷刷新紀錄,切實將“抓緊每一分鐘,軋好每一塊鋼”的理念落實到生產全過程。
破題突圍打響"時間優化"攻堅戰
軋鋼廠熱卷產線軋制班組依托周亞平創新工作室,組建"換輥效率提升"“加熱爐節奏提升”等技術攻關小組,針對步進梁動作銜接冗余、換輥時間損耗等痛點展開深度對標。軋制班長肖寒春帶頭實施"行為觀察法",打破思維局限,將生產動作拆解至“秒級”顆粒度,拉開了以"秒"為計量單位的效率攻堅戰。
技術破冰打破"傳統控制"突圍戰
"裝鋼機在前下位時,步進梁其實已具備安全動作條件!"技術骨干趙高建在系統中發現關鍵突破點。傳統控制邏輯中,步進梁必須等待裝鋼機完全退回安全距離后才能啟動,但通過運動軌跡動態模擬,團隊創新提出"安全空間提前介入"理念。經過多次PLC程序迭代測試,成功實現裝鋼機下降與步進梁前移動作同步,消除“無效等待”時間,改進后減少步進梁動作等待時間≥10s/塊鋼。
換輥革命撬動"三精管理"效率戰
"換輥時間快一分鐘,我們可以多軋一塊鋼!"這是班組長肖寒春的口頭禪,并創新性提出精準預判、精密協作、精確計時的“三精”管理法。通過精細測算軋線標高,優化軋輥排布,提前測算輥面間隙,出鋼時間節點的精準把控,同時加強4個軋制班組相互對標,開展換輥時間競賽,推動換輥效率提升!將平均換輥時長壓減至12.45分鐘,為效率提升注入強勁動能。(李慶、姚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