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戰風 曲連毫
7月16日,筆者走進遼寧省海城市中昊鎂業有限公司廠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改造景象。曾經林立的40余座輕燒窯爐正被有序拆除。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現代化窯爐的基建工程同步如火如荼地推進。
作為海城市首批啟動產能置換的企業,中昊鎂業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落后產能退出。該公司副總經理戰景航表示:“破舊立新的過程如同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拆除舊窯僅僅是轉型開端,更關鍵的是構建契合新發展理念的產能體系。我們正全力加快建設節能、高產、排放低的現代化窯爐?!睋私?,今年該公司在新窯爐建設上總投入高達3億元。目前,1座新式窯爐土建工程已破土動工,主體設備及附屬設備均已完成采購,整體工程預計于2026年年底前建成投產。與此同時,其余2座窯爐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籌備當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在海城菱鎂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海城市中昊鎂業有限公司以“產能置換+科技創新”為引擎,奏響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樂章,為菱鎂行業發展提供了范本。作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鎂質耐火企業,中昊鎂業正在通過拆除舊窯和科研攻堅,破解菱鎂行業綠色轉型難題。
產能置換帶來了產業結構的“物理變化”,科技創新則引發了企業發展的“化學反應”。近5年來,中昊鎂業高度重視科研創新,積極組織科研團隊與遼寧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先后投入6000余萬元研發資金,圍繞菱鎂與裝備課題展開聯合攻關,累計獲得14項科研成果。其中,高熱震鎂砂制備技術及裝備研發產業化項目,以電熔鎂砂和中檔鎂砂為原料,搭配輕燒鎂粉結合劑,通過精準配比、梯度燒結以及系統技術程序,實現了工藝全面優化。
在裝備改造攻關領域,在輕燒窯爐改造中,中昊鎂業采用異形磚構筑冷卻拱,有效提升熱效率并均衡溫度場;燒結豎窯增設CO2碳化裝置與高精密封系統,為造球工藝提供了堅實保障;電熔鎂砂爐創新應用余熱交換與粉塵回收技術,使電能消耗降低10.7%。這些科研成果的成功應用,顯著降低了該公司能耗,大幅提升了產品品質,實現了節能減排與資源循環利用的雙重目標,為該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中昊鎂業,傳統窯爐產生的滾滾煙塵已被智能生產線的數據流所取代,中低端鎂砂的粗加工模式也成功升級為高技術含量的耐火材料生產。中昊鎂業的綠色轉型之路,不僅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更是海城市朝著“世界鎂都”宏偉目標奮勇邁進的有力見證,為海城菱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