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修現場的焊花飛濺如星
勾勒出一群奮斗者的剪影
他們穿梭在轟鳴的現場
汗水在工裝上映出深淺不一的鹽漬
眼神卻始終清亮
在這場檢修攻堅戰中
他們如繁星般綻放光芒
煉鋼車間的“安全盾”:劉毅斌的風險防控戰
煉鋼車間檢修現場,安全員劉毅斌的身影穿梭于各個作業點之間。清晨7點半的早會,他拿著檢查清單細致講解安全規范。針對轉爐區域環境溫度高,他每到一處作業點都會對防暑降溫設施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有效運行。此次年修項目多、參建單位多,劉毅斌提前組織風險研判會,共梳理出23項風險點并制定防控措施,他還牽頭簽訂煉鋼車間年修施工現場交叉作業安全管理協議,劃分作業區域和路線,辨識作業風險、落實安全措施,并不定期巡查現場措施執行情況,確保施工安全受控。
連鑄機的“精調師”:莫俊霖與他的“三件寶”
清晨,莫俊霖他帶著三件"法寶"——點檢手電、工具包和記錄本,就準時出現在檢修現場了。一如他始終如一的嚴謹。查看夜班記錄時,發現彎曲段基準線偏差后,隨即毅然鉆入僅50厘米寬的狹窄夾縫中,半蹲近四個小時進行校準,汗水一次次浸透工裝,他卻毫不在意。午餐后,莫俊霖又趕到振動裝置修復區,對每個零件逐一核對,發現隱患立即安排更換,直到所有項目確認無誤,才在記錄本上鄭重打勾。不放過任何細節,工裝后背早已凝結出片片鹽漬。
除塵系統的“守護者”:徐荊的堅守
在1號爐年修現場,徐荊作為除塵細灰系統改造的“主心骨”,他帶領團隊反復打磨方案、全力推進施工,每天從清晨堅守至深夜。他弓背鉆進悶熱的靜電除塵器檢修通道,一寸寸檢查部件,連螺栓松緊都反復確認。備件驗收時,他一眼發現軸承座缺加油孔,果斷聯系返工。面對高難度煤氣管道更換,他和技術組熬三個晚上優化方案,指揮吊裝精準到厘米,保障了安全更換。
這些年修現場奔波的身影,用汗水澆灌責任,用專注詮釋擔當。焊花依舊在夜空中閃爍,工裝上的鹽漬如勛章般銘刻奮斗的印記,他們的堅守和付出,將為設備的安全運轉筑牢根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下不平凡的奮斗篇章。(張穎、孫知雄、李佳、劉雙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