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結合重慶鋼鐵公司生產經營實際,該公司各級領導班子成員深入現場、奔赴市場,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搶抓戰略合作機遇,解決基層痛點難點。為此,我們開設“跑市場 走現場”欄目,宣傳報道各級領導干部走訪客戶、到生產一線了解生產情況、與班組員工面對面交流座談,及時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解決存在的現實問題取得的成效,進一步統一思想,大力營造實干當先、動真碰硬的工作氛圍。
為進一步推動管理延伸,確保服務精準對接實際需求,制造管理部積極推動黨員領導干部既“身入”基層,更“心入”實際,用務實行動為制造能力提升注入新動能。
“必須把辦公室搬到生產一線去!”
在該公司副總裁李海峰的帶領下,制造管理部管理團隊聚焦市場壓力、生產瓶頸、員工訴求三大重點,創新性建立“發現問題—清單梳理—閉環解決”機制。截至7月底,基層聯系點活動已開展18次,實現關鍵崗位與重點環節全覆蓋,一座高效的“服務橋梁”就此搭建,推動一線問題在萌芽狀態得到徹底解決。
在制樣室內,李海峰與員工圍坐暢談,圍繞快分自動化改造項目的瓶頸問題逐條分析,現場敲定解決方案;副部長魏建業在大寶坡生產現場展開實地調研,針對石灰石粉軋制能力不足的問題,當場協調解決。
“料場大棚補漏工作7月內必須完成,確保大寶坡軋制速度提升!”
“務必同步做好原料接收準備!”
縱橫清晰有力的指令背后,是領導干部直面問題的擔當與效率。
7月,李海峰帶隊走訪安徽鴻路鋼構重慶基地,回應其在產品質量、交付、物流等方面的訴求,推動合作升級;魏建業緊盯石灰石粉軋制保供難題,通過協調跨部門資源,成功破解運輸與儲存瓶頸,為燒結工序穩定筑牢根基;齊亮帶領團隊走進合作單位三一重機,針對鋼板表面劃傷問題深挖根源,通過優化除鱗工藝、規范堆放標準等舉措實現源頭改進,他筆記本上“質量改善沒有旁觀者”的批注,成為喚醒全員質量意識的生動教材;王林聚焦在制品庫存精細化管理,創新構建項目化“日管控”機制,覆蓋12個大項、15個重點管控項目,通過明確量化目標與責任主體、推行日監控評價與動態考核,將可發庫存量從最高22060噸降至9706噸,釋放資金占用,為企業盤活資金流注入活力。
領導干部的下沉不僅解決了生產難題,更讓員工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懷。
“海峰書記上次送來了冰凍礦泉水、藿香正氣液等防暑降溫物品,這份關懷真暖到咱心坎里了,心里踏實得很!”
一位員工的感慨道出了眾人的心聲,從快分自動化改造的技術突破到碼頭鋼板堆放的規范提升,從生產瓶頸的逐個破解到員工訴求的快速響應,制造管理部始終以“實質重于形式”的務實作風,將管理效能精準轉化為生產動能。
接下來,制造管理部將持續深化“下沉一線辦實事”的良性互動,以作風轉變的“加速度”破解發展難題、凝聚團隊合力,為該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楊呂、李東平、戴林、梁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