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瑋 李建立 趙宏偉
今年初以來,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干”(“馬真”精神)要求為引領,全面掀起現場整治攻堅熱潮。從鑄管車間的“一周蛻變”到頂管車間的“系統重構”,該公司各生產單位以精益管理為抓手,破解現場治理難題,打造標桿樣板區,推動現場管理再上新臺階,助力企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零”投入,啃下“硬骨頭”?!拌T管部用實干證明,現場整治只要思想統一、協同推進,就能讓‘亂點’變‘亮點’?!?月9日,該公司黨委副書記趙志誠帶領生產單位和相關職能部室負責人走進鑄管車間,實地見證了一場“硬骨頭”區域的華麗變身。
這個設備密集、產線交錯的區域,在“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作風影響下,僅用一周多時間便以淺灰色環氧地坪與?;疑O備交相輝映的嶄新面貌,成為該公司現場管理的新標桿。
面對小線、熱模線24小時滿負荷運轉的壓力,蕪湖新興鑄管的鑄管部創新推行“網格化治理—錯峰作業”模式:以工段為單位,將現場劃分為6個責任網格,建立工段主任、班組長、生產骨干三級負責體系,職能部室化身“流動哨兵”協調監督。該部各責任網格人員利用生產間隙輪番上陣,班組長帶頭吹灰、清洗地坪,工段長堅守現場啃下“硬骨頭”。在不停產的情況下,該部圓滿完成設備除塵、管線規整、墻面刷漆等整治工作。
這場持續一周的攻堅戰,蕪湖新興鑄管累計投入人力2200余人次,最終完成了6300余平方米地坪修復、220余臺套設備“見本色”、1350余米定置色標翻新。更難能可貴的是,該公司全員秉持“不花錢也可以做得更好”的精益理念,利用廢舊鋼板、彩鋼瓦、防護欄桿等廢棄邊角料,實現“變廢為寶”,完成全部提升項目。
系統重構,收獲“真金白銀”。作為高標準生產作業示范區,該公司修建部頂管車間以“三橫六縱”網格管理體系破解24小時滿負荷生產難題:以三大工序為橫軸、六跨車間為縱軸劃分6個網格作業區,建立“正式工班長+勞務工組長”雙軌制管理機制,4名專職質量監督員全天候精準管控。通過定置管理、目視化看板、安全色標等精益工具,該部實現安全、生產、質量、環保協同提升。
自5月20日全面啟動現場提升改造以來,該部半數以上職工投身攻堅行動,重新規劃自錨管生產、小線作業、編網作業三大區域,優化焊接、大線、精整作業區功能,構建“布局合理、物流暢通”的現代化生產格局。經過1個多月的奮戰,該部完成了36項關鍵改造:修復地坪2800余平方米,廠房立柱、管道亮化800余平方米,換新軌道400米,建成12處標準化定置區與65處可視化標識,還通過生產區與參觀區的物理隔離,從源頭消除區域交叉風險。
“頂管車間的蛻變,是‘馬真’精神的生動實踐,更是管理思維的突破。各單位要以鑄管、頂管為榜樣,整治一區域,保持一區域,固化一標準,打造屬于自己的樣板區域!”7月9日,趙志誠在頂管車間觀摩學習交流現場強調。
從鑄管車間的“一周蛻變”到頂管車間的“精益布局”,兩場攻堅戰不僅刷新了蕪湖新興鑄管生產現場的“顏值”,還沉淀出可復制的管理經驗:建立三級責任體系確保標準落地,以“不花錢、少花錢”的精益思維降本增效,通過職工全員參與凝聚攻堅合力。
目前,蕪湖新興鑄管正在總結推廣現場整治標桿經驗,推動該公司各單位學習借鑒,發動每個工段、每個崗位投入到現場整治工作中,全力推進現場管理提檔升級。據悉,該公司煉鋼部、管件部等單位已于近日啟動樣板區打造計劃。
《中國冶金報》(2025年07月22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