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鐵廠焦化車間干熄焦二班將精益管理作為降本增效的“金鑰匙”,在抽油工具革新、設備搶修攻堅、排水系統改造等具體工作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降本效果。
抽油工具革新
面對3號CDQ油站抽油作業中“污染、灑漏、雜質”三大痛點,班長李翔帶領團隊對照“操作精細化”標準,實測20組數據后繪制工具草圖,通過角鋼支架實現油抽與桶底5cm精準控距,以可調節抽管解決落差難題,配套瀝干槽設計踐行“效益最大化”目標。該工具投用后,單油站年節約損耗1200元,一人操作效率提升50%,將“有作為”的要求落實到每一滴油的精益管理中。
鑄鐵泵搶修
3月31日事故加壓泵鑄鐵裂縫搶修中,該班組以“有擔當”的責任意識突破困局:當換泵需4417元且周期長時,焊工顏建平以“有本領”的技能儲備,參照“管理系統化”思路制定“打磨-焊接-應力釋放”三步法:自制工具打磨坡口,用不銹鋼焊條替代鑄鐵焊條,每焊一點,敲擊7-8分鐘釋放應力。這場耗時3天的搶修,以20元成本省下4400元備件費,將“有理想”的奮斗信念轉化為破解技術難題的實際行動。
排水系統改造
針對C301/C302皮帶機尾排水“高能耗、高損耗”問題,班組積極推進相關改造:出口管接長至30cm并焊接快接頭,實現作業標準化;金屬軟管替換水帶,實現管理系統化;鐵管固定泵掛耳,實現操作精細化。改造后數據印證效益最大化:單泵日運行時間從6小時縮至48分鐘,年降電耗1.7萬元,水帶損耗從年更換24條降至1條,而每度電的精準算賬,讓降本實踐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抽油工具的“毫米級”到鑄鐵焊接的“創新突破”,再到排水系統的“效能革命”,干熄焦二班以“四有”鑄魂、“四化”塑形,在算清經濟賬的同時,更書寫著“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精神。(江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