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湖北鄂州長江畔,鄂城鋼鐵的廠區內一派火熱景象:鐵水罐車在軌道上奔馳,轉爐流淌出鋼水映紅了廠房,軋機產線上吞吐著火熱的鋼坯。在這鋼鐵行業“寒冬”中,鄂鋼用一組逆勢上揚的數據迎來了一道暖陽——2024年9月份以來,實現連續8個月盈利,工序降本、產線效率、能源效率、資產資金效率、經濟鐵鋼比、兩金周轉等經營指標持續向好。
形勢任務教育凝聚起“活下去”的全員共識,這家66歲的老牌鋼企積極踐行“四化”“四有”經營導向,將“每一分錢都不亂花、每一分鐘都不懈怠、每一個人都有擔當”的“三個一”文化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員發動、全體系推進,以“價值創造”為導向踐行“算賬經營”,用一場追求“極致效率”的革命,為“好起來”寫下最鮮活的注腳。
“鐵水罐里淘金子”
每噸鋼少用133公斤鐵水的效率革命
“過去轉爐吃的是‘鐵水宴’,現在改吃‘雜糧餐’了!”站在鋼軋廠準備車間,鄂鋼制造管理部資深主管宋曉亮指著正在加廢鋼的鐵水罐笑道。他身后的顯示屏上,實時鐵鋼比數據定格在730kg/t,較五年前直降133kg。這個數字背后,是一場鋼鐵冶煉邏輯的極致效率攻堅戰。
鄂鋼曾長期受制于鐵水供應缺口。面對這個困境,鄂鋼上下從2020年開始,牽住降低鐵鋼比這個“牛鼻子”,在生產安全、能源環保、設備保障、智慧制造、員工操作技能等方面,展開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一場致力于提升鐵鋼比競爭力的攻堅工程由此全面打響。
眾所周知,鐵鋼比是鋼鐵行業中衡量企業生產過程中生鐵消耗量與粗鋼產量比例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是衡量工藝技術、成本控制和資源利用水平的關鍵參數。鐵鋼比這一關鍵指標的優化,從2020年開始改善,并在近2年不斷取得突破。鄂鋼技術團隊將目光投向鐵水罐——這個傳統工藝中單純的運輸容器,被改造成“移動反應爐”。通過每日鐵水罐周轉率提升的極限操作,配合自主研發的廢鋼烘烤裝置,單罐廢鋼加入量提升60%。
“相比2020年,我們相當于每個罐子多‘吃’下4噸廢鋼,入爐溫度還能提升20℃?!彼螘粤猎诂F場演示著智能加蓋系統,算著價值創造的效率賬,鐵水降溫速度從1.34℃/min壓降至0.94℃/min的細節,讓這個“鐵罐保溫杯”的故事格外生動。這場極致效率革命帶來的不僅是工藝突破。財務數據顯示,經濟鐵鋼比每降低100kg/t,轉爐產能即釋放10%-15%,僅2024年就節約鐵水成本超億元。更讓鄂鋼人驕傲的是,廠區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9%,提前完成“十四五”減排目標?!拔覀冋诎衙康舞F水都‘榨’出極致價值,提升經濟鐵鋼比的競爭力?!彼螘粤恋脑捳Z中透著技術人對“算賬經營、極致效率”的執著。
“一度電也不放過”
自發電率120%的能源效率魔術
在鄂鋼能源調度中心的大屏上,三條躍動的曲線牽動著企業的“電力心臟”:紅色曲線代表外購電量持續走低,綠色曲線標記的自發電量直沖云霄,藍色曲線顯示的煤氣放散率始終為“零”。2025年一季度,這里誕生了震驚行業的數字——1季度自發電率122%,創公司歷史最好水平,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這是用煤氣演奏的交響樂?!蹦茉喘h保部能源管理室主任王和喜指著新建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說道。曾經低效使用的冶金煤氣,如今通過3臺高效發電機組轉化為電能,超臨界機組熱效率突破43.5%的技術天花板。更精妙的是“削峰填谷”智慧電網:220kV變電站變身“電力調度師”,將軋機、鼓風機的用電高峰精準錯開,月均減少外購電需量8萬KVA?!熬拖裼谩畠δ芩畨巍{節電力河流,每年省下312萬元需量電費?!边@背后,是鄂鋼人踐行“三個一”文化、深挖能源效益“金礦”的執著,也是“算賬經營”在能源利用上的精準實踐。
王和喜還展示了另一項絕活——界面能效提升。通過智能管控系統,鑄軋計劃銜接時間縮短30%,熱裝率提升至84.6%?!懊總€工序省下的1℃溫度、1秒時間,最終都變成了真金白銀?!?024年,企業自發電量同比激增6.7億度,外購電成本直降2.2億元,相當于每天少買60萬度電。值得欣喜的是,2025年4月,鄂鋼自發電比例突破125%,再創歷史新高。
“軋機速度追高鐵”
寬厚板產線效率的三次心跳加速
寬厚板車間里,火紅的鋼板以每秒15米的速度穿過軋機,操作臺電子屏上閃爍數字,記錄著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拔覀兊能堉乒澴啾雀哞F發車還快!”寬厚板廠熱軋車間副主任左沛話語中帶著自豪。這個曾因效率瓶頸困擾的產線,如今已站上行業前列。
改變始于“三個心跳加速時刻”:粗軋機道次從7道壓縮至5道,節省20秒;精軋機咬鋼速度提升25%,搶回14秒;熱矯直機采用自動反矯技術,又奪回8秒?,F場當班人員演示新投產的板形控制模型:“就像給軋機裝了‘自動駕駛儀’,側彎控制精度達到毫米級,廢品率下降14.5%?!备钊朔Q道的是“出鋼優先”模式創新,加熱爐出鋼效率提升50%,支撐起產線高效率的軋制。效率的每一次躍升,都凝結著產線員工“每一個人都有擔當”、爭分奪秒的汗水,是“算賬經營”向時間要效益的典型成果。
效率革命的價值效應正在顯現。在成品區,首批供向某國家級工程的8mm超薄規格鋼板平整如鏡,而過去這種“鋼中絲綢”的軋制成功率不足85%?!艾F在99.5%的成功率讓我們敢接‘燙手山芋’?!倍蹁撲N售人員透露,2024年寬厚板高端產品占比突破40%。當同行還在為生存掙扎時,鄂鋼已用“極致效率”叩開了高質量發展的大門。
“產線瘦身術”
兩條半線干出原來四條線活的集約化密碼
在鋼軋廠連鑄車間,火紅的鋼坯正沿著紅送輥道直奔軋線。車間主任肖鵬輕點中控屏,調出三組對比數據:“棒二產線效率比改造前提升30%;熱裝率從77%沖到90%;軋材成本直降26元/噸——這就是產線‘瘦身’后的爆發力!”他所說的,正是鄂鋼破解長材困局的殺手锏——長材集約化生產。
這場始于2023年的“產線瘦身革命”,要從車間墻上的兩張圖紙說起。彼時面對4條產線吃不飽、效率低的窘境,鋼軋廠管理團隊畫出“兩圖一表”:產線能力雷達圖暴露出規格重疊率達60%,效率熱力圖標明37%設備處于低效區,成本結構表顯示能耗占比超四成?!熬拖袼呐_老爺車各自跑短途,必須整合成高鐵編組?!鄙勰香y的比喻道破算賬邏輯、改革邏輯。他們率先揮動機構整合“手術刀”,將棒一、棒二2個車間合而為一,全口徑優化101人。這不是簡單的減法,“我們要讓每條產線都成為‘全能選手’”肖鵬指著產線改造清單解釋:投入少量資金對棒二、棒三產線進行柔性化升級,通過開發全規格覆蓋能力,搭配多切分軋制與“零間隔”生產節奏管控,硬是讓兩條產線干出了原來三條線的活。這場深刻的“瘦身革命”,不僅是對物理產線的整合,更是對集團“四化”方向中“高效化”、“四有”導向中“有邊際的產量、有利潤的收入”的堅定實踐,通過“算賬經營”實現了資源配置的極致。
更精妙的集約密碼藏在“鋼軋一體”的基因重組中。2024年煉鋼與軋材廠合并后,生產計劃周期從15天壓縮至72小時?!艾F在做計劃就像拼樂高?!鄙勰香y展示著柔性生產模型:銷售端輸入價格波動數據,系統自動生成效益最優的規格組合;當市場需求突變,產線能在48小時內完成規格切換。最讓同行驚嘆的是“熱送熱裝四率管理”——計劃匹配率、熱送率、熱坯裝爐率、熱裝率組成效率矩陣。肖鵬以棒三產線為例:通過連鑄機直通輥道改造,鋼坯入爐溫度從580℃飆升至860℃;同步實施的夾具裝卸技術,讓遠端棒二產線熱裝溫度也提升220℃。這些溫度數字最終化作“真金白銀”的價值創造:軋材工序煤氣消耗立降14元/噸,煉鋼工序運行費省下6.5元/噸。
當2024年度報表出爐,集約化生產的“乘數效應”令人震撼:兩條半產線總產量反超原先的四條線,噸鋼綜合能耗降幅15%,軋材成本進入行業75分位?!斑^去四條線搶訂單還虧損,現在兩條半線反而多賺錢了?!鄙勰香y指著電子屏上的實時數據,“集約不是做減法,而是通過系統重構做乘法?!比缃?,這套“產線瘦身術”在鄂鋼點燃的效率之火越燒越旺。
從鐵水罐里的效率革命到能源調度的度電必爭,從軋機速度的極限突破到產線瘦身的集約密碼——鄂鋼人將“三個一”理念和極致文化融入血脈:經濟鐵鋼比攻關小組為每噸鋼省下133公斤鐵水是“一分錢不亂花”的注腳;自發電率突破120%見證著能源系統團隊“一分鐘不懈怠”的執著;操檢維一體化改革中涌現的百名復合技能人才,正是“每一個人擔當”的最佳詮釋。
深入骨髓的“三個一”理念和算賬經營文化,已轉化為鄂城鋼鐵全員的自覺行動,讓每一分投入都精打細算,每一分鐘生產都創造價值,每一位員工都成為降本增效的主角。鄂鋼,正用這場全員、全過程、全體系的效率革命和算賬實踐,為鋼鐵行業穿越周期蹚出了一條可借鑒的突圍之道。